发布时间:2025-07-02 18:36:13 点击量:
HASH GAME - Online Skill Game GET 300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社会科学 2018 年 12 月 01 425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耗竭:易感因素、发生机制及干预 闫 颖 苑 媛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100081 摘要:职业耗竭是指常发生于人际工作者的一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综合症。心理咨询师作为典型助人职业,职业耗竭状况十分严重。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国内学者们逐步开发出适用于国内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的测量工具。随着职业耗竭理论及实践研究的突破,这一领域开始关注更加有干预意义的变量,同时开始构建多重因素的发生和影响机制并尝试进行干预。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变量,改进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社会科学 2018 年 12 月 01 425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耗竭:易感因素、发生机制及干预 闫 颖 苑 媛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100081 摘要:职业耗竭是指常发生于人际工作者的一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综合症。心理咨询师作为典型助人职业,职业耗竭状况十分严重。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国内学者们逐步开发出适用于国内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的测量工具。随着职业耗竭理论及实践研究的突破,这一领域开始关注更加有干预意义的变量,同时开始构建多重因素的发生和影响机制并尝试进行干预。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变量,改进研究方法并从政策、组织以及个体多个层面进行干预。 关键词:职业耗竭;心理咨询师;易感因素;发生机制;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176X(2018)12-0425-04 引言 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职业耗竭的相关研究在美国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在这一领域中,医生、教师、心理咨询师等人际工作者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这些职业群体需要进行大量的情绪性工作,常年面对着较高的人际压力,导致从业者情绪资源消耗殆尽,无法继续保持对服务对象的积极态度,从而难以感受到自身的职业价值。几十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扩展,职业耗竭的概念从最初的人际工作者扩展到更一般的职业群体,从对职业耗竭症状及后果的评估逐渐扩展到个体以及工作环境相关因素的探索,进而进行相关的干预及预防。 随着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的成长和发展,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耗竭问题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一大热点。张淼(2015)对心理咨询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该群体中轻度耗竭的有56.9%,中度为 39.2%,重度为 8.5%。有研究者发现,在职业耗竭的三个维度中,心理咨询师情感耗竭的程度最为严重,其次是玩世不恭,程度最轻的是成就感低落维度(高振华,2013;王明燕,2017)。众多研究表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耗竭已经成为其重要的压力源之一,不仅影响咨询师个体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到该职业群体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在国外,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这一研究领域目前在趋势研究、影响因素、测量和干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国内相关研究仍在起步,没有形成体系。为了清晰把握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的研究轨迹及其成果,促进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以往研究成果的应用,切实缓解或降低国内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耗竭,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相关的理论发展、易感因素、发生机制以及干预研究,总结出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中值得探索的方面,以期能够促进国内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的相关探讨。 1 1 职业耗竭的理论研究 1 1 .1 职业耗竭的界定 自职业耗竭这一概念提出以来,研究者们从静态、动态以及产生原因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阐述。其中 Maslash 和Jackson(1981)提出的三维度定义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使用。此定义指出,职业耗竭常发生于人际工作者,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综合症状。情绪衰竭是指情感资源耗竭殆尽,被认为是耗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人格解体指工作者对服务对象产生冷漠消极的态度和行为;个人成就感降低是指工作者对自身(尤其是工作)产生消极评价,无法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和成就感。当前国内 90%以上关于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的研究使用上述定义。 1.2 心理咨询师 职业耗竭的测量 Maslash 在三维定义基础上开发出的 Maslash 职业耗竭量表(Maslash Burnout Inventory,MBI)在学术界同样被广泛使用。MBI 系列量表有三个版本:服务行业版(MBI-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教育行业版(MBI-Educator Survey,MBI-ES)和通用版(MBI-General Survey,MBI-GS)。MBI 量表包括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和人格解体三大主要分量表(Maslash,1981)。服务行业版(MBI-HSS)常常被用来测量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水平。因高校心理咨询师兼任咨询师、教育以及行政多种职业角色,也有研究者使用通用版(MBI-GS)对该群体职业耗竭进行研究。2007 年,Lee 等人编制了心理咨询师工作倦怠量表(The Counselor Burnout Inventory,CBI),增加了负性工作环境维度(Sang & Baker, et,2007), 但目前仅在我国香港地区被使用(曾海萍,2015)。 国内学者们尝试了各种适用于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研究的量表。 2002年,李超平教授经过MBI-GS开发者Michael Leiter教授的授权,修订了中文版通用职业耗竭量表 MBI-GS,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张淼(2016)使用该量表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耗竭进行研究。2005 年,李永鑫在 Maslash 的MBI-GS 量表和 Pines 的 BM(Burnout Measurement)量表基础上编制中国工作倦怠量表(Chinese Maslash Burnout Inventory,CMBI)(李永鑫,2005),曾被用于学校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的研究(卞小华,2008)。安芹,贾晓明等人(2006)编制了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枯竭量表,该量表包括情绪压力、成就感降低、身心疲惫和机构支持感降低四个维度,目前国内有研究者使用该量表对咨询师的职业耗竭进行相关研究(聂丽萍,2014),有部分研究者在该量表的基础上编制其他职业群体耗竭量表(李亚南等,2016)。 2 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的易感因素 2.1 人口统计学相关因素 在最常考察的人口统计学因素中,年龄以及受教育水平受到学者们的普遍重视。 随着年龄以及咨询年限的增长,咨询师的职业耗竭水平逐渐降低(张淼,2016),这与高振华(2013)和王明燕(2017)的研究结果一致。张淼(2016)认为刚入行的咨询师,个人成长水平不够高,专业技能也不够成熟,因此遇到挫折很容易产生耗竭感。 不同研究者关于学历对职业耗竭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蒲梦璐(2013)发现,职业耗竭三维度上,硕博组的得分均高于本科组,但在王明燕(2017)的研究中,三个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蒲梦璐(2013)认为有两点:其一是能者多劳,通常学历较高的人被认为具有更高的咨询能力与素养,常被委以重任;其二是,学历并不代表咨询师接受的专业受训程度,较高学历的咨询师可能由于缺乏专业受训和自我成长而降低工作成就感。 2.2 工作特点相关因素 国内关于工作特点相关因素对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影响的研究逐年增多,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尝试将相关理论模型引入展开研究。 蒲梦璐(2013)发现,随着每周接待个案数的增加,高校心理咨询师在职业耗竭各维度上的得分有所降低。平均每周咨询时长越长,咨询师职业耗竭整体水平越低(王明燕,2017)。每周个案数较少或者咨询时长较短的,一般为兼职或者新入行人员,工作热情较高但专业技能和经验有限,面对问题时更容易产生耗竭。随着个案数的增加,咨询师感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助人动机得到满足,同时咨询师职业技能更加成熟,进一步提升个人成就感(蒲梦璐,2013)。 从工作环境来看,在公检法、教育系统、社会机构以及医疗机构中,公检法系统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水平最高,医疗系统最低。原因在于公检法系统的咨询师往往同时兼任